close

  阿 眉
  不過數年前,出遠門整理行裝時,挑本路上帶著看的書還是個大題目。
  這本書不能太厚太重,內容卻不能太輕太薄。不能在包里壓得肩膀酸痛,又不能三翻兩翻就到了封底而且重看時立刻索然寡味。看著滿牆的書,合適帶上旅途的其實真沒多少。
  從另一個方面說,在旅途上因為完全沒有別的選擇,反而會安下心來把平時沒耐心讀的書一點點看完。因此有時買了什麼密度比較大比較難啃的書,會先擱著,專等出門的時候帶著讀。
  時下的出版業書越出越大越出越厚,特別喜歡的那種秀氣的窄版32開幾近鳳毛麟角,像當年三聯的白色封面小冊子,漓江的法國文學叢書,甚至更袖珍的那套遼寧教育出版社36開巴掌大小的語文小品錄,裝在包里幾乎沒分量又經得住反覆重讀。而這種適合帶出門的小書在如今的書店里是越來越難找到了。有時好不容易碰到本開本玲瓏的書,還沒看內容,就先在心裡給這書多打一顆星。
  好在,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,出門前已經用不著在書櫥前糾結良久,不誇張地說,只需插上一條數據線,就簡直可以背著一座小型圖書館踏上旅途。記得幾年前剛換手機的時候要出差一星期,黃昏上了火車當晚就靠在鋪位上幹掉了一本小說,然而一點兒也不心慌,看著閱讀軟件列表上還沒讀的十來本書名,心裡的篤定欣喜,像老地主看著自己豐年的糧倉。
  就算不出遠門,平常出門難免有排隊等車等人的時候,那十分鐘五分鐘說起來不長,只能發獃的話卻著實難熬。張愛玲就在《封鎖》里寫:“他在這裡看報,全車的人都學了樣,有報的看報,沒有報的看發票,看章程,看名片。任何印刷物都沒有的人,就看街上的市招。他們不能不填滿這可怕的空虛……”習慣隨身帶本書的人不多,但手機絕大部分人都會隨身帶著,公交車上和地鐵里常常能見到拿著手機或Kindle看書的年輕人,甚至可以說,電子閱讀讓更多人重新拾起了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。
  信息時代一直有人在比較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,其實,無論是紙本書還是電子書,一本書經典與否,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,而這內容是從紙面上抑或屏幕上讀來並不重要。臺灣作家唐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說過:“在我們生下來的時候,書的形態就已經是那個樣子了,但三千年前的書不是這樣的,孔子當年用的是竹簡。當年用紙來印刷書的時候,古人有沒有感慨?肯定有。”——若說同樣的內容只有白紙黑字裝訂成書才算是經典,而電子載體的必定是速朽文字,就和幾千年前說論語在竹簡上才是經典一樣荒謬。
  當然,也有一些時候,內容無關緊要,重要的是載體。比如,一聲“早安”在我們這裡得到的反應,是條件反射的禮貌回應,還是會因為這句“早安”整整開心一天,完全與內容無關,只在於這聲問候,是不是出自我們真心喜歡期待著的那個人。
  十日談
  書的故事
  讀書習慣也會伴著成長慢慢改變。  (原標題:揣著圖書館出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38ivqo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